地球是圆的

没错,地球是圆的。在很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
地球是一个超级大的球体,它的表面积大约510067866平方公里。
在极限情况下,不包括空气质量、地面遮挡物等影响,以人类的肉眼能够看到的非常有限,相对于地球510067866平方公里的大小而言,甚至可以把它比作一个点。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地球是一个赤道稍大,两极稍短的有点椭圆的球体,用肉眼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赤道半径为6378.140公里的地球来说相差21.385公里,误差率约为0.33%。
地球一开始并不是圆的,地球温度降低,表面慢慢的变成了固体,再后来又因为地壳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现在的样子,从总体上来看地球是一个圆球形。
地球在诞生初期是一个炽热的液体星球,在自身的引力下就收缩成了球形。当一个天体足够大,即便是固体物质组成的,它也会在自身的引力或重力下,逐渐坍缩成球状物体。
从卫星图片来看,地球并不是一个很规整的圆形,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在地球自转时,地球虽然把这地面上的一切留住,但公转是太阳给的力,在太阳直射的赤道上,地球会被太阳扯着,有微微的凸起。
另外,地球给月球的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拉伸,因此从卫星图片上来看地球,就不是一个规整的圆形球了。

地球是圆的三个原因:
1、物体在宇宙中的移动,均会受到各种引力的影响,它们既公转又自转,而自转的离心力会将星球塑造成球形。
2、和物体的张力有关系,这与一滴水在真空状态下会呈现出球形一样。
3、在引力极小的太空,液态物质将自动形成球形。
以上就是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原因了,地球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呈现出一个不规整的球形。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球体,而是两极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转球体。
所谓旋转椭球体,是由经线圈绕地轴回转而成的。所有经线圈都是相等的椭圆,而赤道和所有纬线圈都是正圆。测量上为了处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的旋转椭球体并确定它和大地原点的关系,称为参考椭球体。十九世纪,经过精密的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进一步发现赤道也并非正圆,而是一个椭圆,直径的长短也有差异。这样,从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长的轴,所以测量学上又用三轴椭球体来表示地球的形状。此后,又发现地球的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南极较北极离地心要近一些,在北极凸出18.9米,在南极凹进25.8米;又在北纬45˚地区凹陷,在南纬45˚隆起。这一形状和参考椭球体对比,地球又有点像梨子的样子,于是测量学中又出现“梨形地球”这一名称。总之地球的形状很不规则,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更确切地说,地球具有独特的地球形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圆球体、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以及地球形体等,对于地球的真实形状而言,可以说都是近似的。反过来,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也需要对地球的形状加以不同程度的简化。例如在制造地球仪或绘制全球性地图时,就必须把地球当作正圆球体来看待;当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时,有必须把地球作为有规则的参考椭球体来处理;而在发射人造天体及其轨道计算时,则需要把赤道的扁率以及各地对参考椭球体的偏离更精确地计算进去。
因此,地球的形状不能用某种几何形状来表示,严格地说应称它为地球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