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式唱腔

时间:2023-12-02 04:31:40编辑:奇闻君

怎样学习岛式唱法 10分

岛式唱法技巧:

1、岛呗与日本北方的和歌在音律上有很大的不同,与南九州的其他民谣却颇为相似。奄美及鹿儿岛地区的岛呗与琉歌不一样,奄美岛呗的音律为五声调式阳音阶(D、F、G、A、C、D)和7、7、7、5的融合,与琉歌的8、8、8、6不同,与和歌的5、7、5、7、7也不同。岛呗的音域很广。在德之岛、奄美地区,使用的是与日本本土相同的五声调式阳音阶(D、F、G、A、C、D);冲绳岛以南则使用琉球音阶(C、E、F、G、B、C)。

2、岛呗的伴奏乐器往往是三味线,鹿儿岛岛呗的伴奏曾使用过南琵琶。在奄美群岛,不同地区的岛呗其风格亦不相同。例如,鹿儿岛本土流行“小原良节”,奄美大岛北部流行“笠利节”,其节奏平缓稳重;而户部则流行“东节”,情绪充沛,回转变化丰富。笠利节和东节是奄美岛呗最主要的两大流派。元千岁和中孝介的演唱方式就属于东节风格。岛呗的演唱需要类似于女性的假声,这是因为鹿儿岛的蛇神一般是以女性形象出现,而琉球群岛地区又有妹神(おなり神)的缘故。

岛式唱法主要指岛呗,岛呗的演唱手法中文一般译作“岛式唱腔”,这是一种发源于日本鹿児岛的独特唱法,后流传到冲绳及日本的其他地区,在演唱时需要使用类似女性产生假声的效果,该唱法因为中孝介的独特演唱被世人熟知,在中国好歌曲节目中,霍尊演唱《卷珠帘》亦使用该种唱法,空灵悠远,回味深长。

岛式唱腔要怎么练?就是中孝介或者声动亚洲里霍尊的唱法,怎么练出来的?

岛式唱腔是中国的说法,在日文里是岛呗,岛呗源自奄美大岛础琉球民族,岛呗的音律为8、8、8、6;与和歌的5、7、5、7、7,以及日本民谣的7、7、7、5都不相同,岛呗的演唱需要类似于女性的假声,这是因为琉球群岛地区妹神(おなり神)的缘故。

老师请问什么叫岛式唱法?我第一次听说耶

岛式唱法比较接近于我们这里的所谓原生态唱法,属于日本某个地区的传统民族唱法,虽然现在也加入了许多新的音乐元素,但基调仍是其最大的特色。岛式唱法注重真假音的转换,讲究连绵的长假音和换气 ... ,听上去音区的明显变化不是很大,实际上需要非常专业的演唱技巧,歌曲常给人温情、清新还有空灵的感觉。中孝介是日本岛式唱法的代表人物,去年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里霍尊演唱苏打绿《无与伦比的快乐》就是用的这种唱法。

岛式唱腔的特点

岛式唱腔是中国的说法,在日文里是岛呗,岛呗起源于鹿儿岛地区的传统民谣,代表民谣有《小原祭》,后来传至鹿儿岛南部的奄美和冲绳,渐渐成为日本南九州民谣和冲绳民谣的统称。作为现代,专指鹿儿岛和奄美群岛的民谣。早期,岛呗是作为献给神的歌曲(萨摩人信仰的蛇神),在祭祀中使用。其内容也与颂扬神明和表达祈祷者的愿望有关。后来亦出现劳动号子、教育后代和表达爱情之类的内容。

岛式唱腔的标志性人物

使用岛式唱法名扬中外的主要是日本歌手中孝介,中孝介来自日本奄美大岛的,从高中时期开始自学岛歌唱腔,2000年获得奄美民谣大奖之最佳新人奖。2005年获得独立厂牌音乐榜之年度排行第5名佳绩。2006年3月发行首张单曲“各自远飏”。中孝介的《各自启程》曾经被刘德华拿来翻唱过 。

求教周杰伦花海里的岛式唱法。我很想学! 50分

有一本书叫做《怎么唱好周杰伦的歌曲》,可供参考。

岛式唱腔 就是霍尊风格的那个唱法 有什么经典歌曲 ?

霍尊演唱风格是学日本歌手中孝介。

中孝介来自日本奄美大岛的,从高中时期开始自学岛歌唱腔,2000年获得奄美民谣大奖之最佳新人奖。2005年获得独立厂牌音乐榜之年度排行第5名佳绩。2006年3月发行首张单曲“各自远飏”。中孝介的《各自启程》曾经被刘德华拿来翻唱过。《各自远扬》《花》《童话》《夏夕空》《十年》《恋》都很经典

如何学习海岛式唱法 10分

用心体会,天天练习唱功运气之内的,会有帮助

唱歌高音上不去,低音朋友都说好听,高音完全上不去 50分

高音唱不上去是声带问题,这是先天决定的,要么用假声取代,要么用岛式唱腔。但假声的效果不太好,建议练习一下岛式唱腔,听起来特别“仙”。

龚云甫的唱腔风格

龚云甫的嗓音沙脆清苍,富“脑后音”,脑后音能唱出清苍的韵味,是很难的。而他独能以清苍、圆润胜,可见其天赋的优越及功力的深厚。老旦必须有女性的“雌”音,同时还要有老年妇女颤巍巍的“衰音”。“雌音”与“衰音”相互结合,才能在舞台上很好的塑造各种不同的老年妇女形象。“雌音”是先天决定的,“衰音”则是下功夫锻炼出来的。龚云甫吸收了青衣花腔,大胆地把老生腔与青衣腔揉和起来,丰富了原有的老旦唱腔,并向“娇”、“脆”而又带“涩”的音色上发展。他的唱腔既以“清苍”破除贫厌,又以“沙颤”显示凄凉,花而不俗。他唱腔曲折多变,旋律性强,吸收青衣、老生唱法,使老旦唱腔女性化,创造了老旦独特的演唱风格,他“贵能独创新声,自成宗派,不屑依人为步,卒能久享大名”(睦公《小织云馆剧话》)。他在念白上很讲究字韵,唱、念同一调门,参以北京字音,唸白富于感情,鼻音、“炸音”等运用均极妥帖、准确。他不仅以唱唸取胜,做功的造诣也很深,且有很多创造,在老旦身段中融入了许多青衣、花旦的舞蹈动作,如《钓金龟》、《探窑》剧中的出窑、进窑,《行路训子》、《药茶计》中的闪扑和甩发功夫等。表演上,他尤其注意与剧中人物的身份切合,突出人物性格和不同身份心理。

上一篇:百香果英文

下一篇: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