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草
叶丛生,剑形,基生叶约5,长20-45cm:叶片大头羽状深裂近中脉,裂片4-7对。侧面的斜卵形,边缘生粗牙齿,顶生叶片最大,宽卵形,长7.5-10cm,宽5-7.5cm,叶柄长7.5~10cm。茎生叶2-3,生茎上部,近对生或近轮生,长达20cm。聚伞花序伞状。有4-6朵花;花苞狭卵形,长1-1.5cm。花瓣4,黄色,倒卵形,长约2cm;雄蕊多数,长约1.2cm;子房有短毛。蒴果细圆筒形,长达8cm,粗约4mm,有短柔毛。多年生,冬季休眠;叶丛生,剑形,常保持深血红色,圆锥花序,小穗银白色,花期夏末。喜光或有斑驳光照处。耐热,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优良的彩叶观赏草。[1]
血草
原产日本,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血草
日本血草可终年保持血红色彩叶,寒冷地带冬季冬眠。可作观叶地被,片植林缘,花境,庭院。[1]血草常见病虫害有补血草褐斑病、补血草炭疽病、补血草缩叶病、补血草疫病、补血草褐纹病、补血草白粉病等。[2]
补血草褐斑病防治方法
发病期间及时喷药。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可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续2-3次。[3]
补血草炭疽病防治方法
1、摘除被害叶并烧毁。
2、避雨栽培防病效果好。[4]
补血草缩叶病防治方法
1、铲除周边可能做为传染源的杂草。
2、及时防治传毒媒介蚜虫。[5]
补血草
疫病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残体;高畦或垅作栽培,合理密植,配方施肥。
2、发病初期喷洒60%琥乙膦铝可湿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粉剂500倍液等。[6]
补血草褐纹病防治方法
发病期间及时喷药。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可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续2-3次。[7]
补血草白粉病防治方法
a.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销毁,以减少菌源。
b.加强温室内通风透光;栽植时避免密度过大;浇水时注意保持叶片干燥。
c.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或30%特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500-5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2次可较好控制病害扩展。[8]
人血草茎高30-50cm,含红色汁液,通常不分枝,无毛。基生叶约5,长20-45cm;叶片大头羽状深裂近中脉,裂片4-7对,侧面的斜卵形,边缘生粗牙齿,
顶生叶片最大,宽卵形,长7.5-10cm,宽5-7.5cm;叶柄长7.5-10cm。茎生叶2-3,生茎上部,近对生或近轮生,长达20cm。聚伞花序伞状,有4-6朵花;花苞狭卵形,长1-1.5cm;花瓣
血草
4,黄色,倒卵形,长约2cm;雄蕊多数,长约1.2cm;子房有短毛。蒴果细圆筒形,长达8cm,粗约4mm,有短柔毛。血草
血草
分布在四川东部、湖北西部和陕西南部。生高山林下。根供药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
传说故事
人血草:据说,有一次,一位游客在神农架山林中行走,突然发现自己手中、身上到处是鲜血,可仔细察看,发觉自己并未受伤,这到底是从哪么来的鲜血呢?原来他在行走过程中碰断了路边一种叫“人血草”的植物。在神农架海拔600至1800米的山坡、林间、沟旁都生长着这种植物。这种草一旦被折断,就会流出一种鲜红色的叶液,因酷似人血故名“人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