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后之乱
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韦氏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以其从兄韦温掌握实权,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立李重茂为帝 ,史称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封寺庙道观,奢侈无度。
不久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是为睿宗。韦后之乱,终告结束。
韦后之乱
韦后之乱简介 如何看待唐中宗时期的韦后之乱
在这个古代历史上,大概没有一个朝代像唐朝一样,大肆滋生了女权主义。汉朝的时候,吕后把持朝政,到了唐朝,武则天改唐为周,自己当了皇帝。或许是因为封 建社会的女子被压迫太久,或许是她们初次尝到权力的滋味,所以迷失了自我。武则天之后,唐朝开始在一群女子的手中风雨飘摇。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儿媳韦 皇后、孙女安乐公主,都试图效仿武则天,登上那九五至尊的位置。只可惜,这当中的许多都没能激起大风大浪。当然,除了唐中宗时期的韦后之乱。
韦后之乱简介
武则天立周代唐之后,唐中宗被废,发配到房州(今湖北房县)。期间被废黜的韦皇后一路风雨同行,唐中宗不免对韦后产生依赖和信任。许是为了报答韦后的相随,唐中宗在房州的时候向韦后许诺:一旦自己重登帝位,一定会让韦后享受天下至高无上的美好一切。
后来,武则天晚年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不行。于是退位,再次将唐中宗召回京城,复位。唐中宗重登帝位,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每上朝的时候,韦后都会 陪伴在唐中宗身侧,开始听闻政事。唐中宗本身懦弱无能,重登帝位之后,与韦后整日奢靡无度,不管民间百姓的疾苦。甚至于韦后与武三思私通,唐中宗还是不闻 不问。自己被带了绿帽子,居然还不闻不问,这个唐中宗是不是有问题?
韦后与武三思相互勾结,将朝中正义的大臣要么处死,要么流放。到最后,整个朝堂之上,全部都变成了像武三思这般的奸佞之人,无奈唐中宗还是没讲这些问题看 得严重,放任韦后和武三思为所欲为,以至于最后是韦后和武三思把持了朝政,韦后的兄长韦温掌握军权,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唐中宗的懦弱, 让自己丢了性命,被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毒死。此后,韦后更加肆无忌惮,自居帝位,纵容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买卖官位。
只可惜,武则天的历史不会重演,韦后也不可能再次效仿武则天。没多久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攻入皇宫,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一党。自此,韦后之乱结束。
如何看待唐中宗时期的韦后之乱
韦后之乱,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来看,着实击不起什么大风大浪。但是,光是看着唐朝历史,韦后之乱显得尤为突兀。武则天之后,人人争相效仿,也想自己当皇 帝,将大权握在手中。韦后之乱,可以看成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可以说是对权力的觊觎和留恋。当然,并不是每个有女性意识的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得有 一个相当的大背景,这个人也得足够的心狠手辣,不然如何在男权社会里站立脚跟?"
关于唐朝中期发生韦后之乱和太平公主之乱;
韦后之乱和太平公主之乱:
神龙三年(公元707年)七月十一日,李重俊联合在羽林将军李多祚率领三百名羽林军冲入武三思府中,杀死了武三思父子及全家。随后,又带兵从肃罩门冲入宫中,想擒杀武三思的同伙上官婉儿、安乐公主和韦后。
这时,中宗夜宴刚刚结束,忽听右羽林将军刘仁景报告说太子谋反,急忙带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登上玄武门。由于刘仁景调动了右羽林军,李重俊等寡不敌众,又由于中宗在玄武门上颁布诏书,宣布赦免起事人员,李重俊的一百名羽林军人心动摇,丧失斗志。
结果,太子李重俊攻打玄武门失利。左羽林将军李多祚被部下杀死,李重俊出逃至鄠部县(今陕西卢县)后,也为部下谋害。平定了太子李重俊之乱后,安乐公主和韦后更加肆无忌惮。每当中宗临朝听政,韦后也都要上朝坐在帘子后面训示。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二月,韦后自称她衣箱中裙子上有五色祥云升起,命画工画下图,让文武百官看。韦后还指使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叶志忠上表说:
“当初,高祖当皇帝前,天下歌‘桃李子’;太宗当皇帝前,天下歌‘秦王破阵乐’;高宗当皇帝前,天下歌‘侧堂堂’;则天皇帝当皇帝前,天下歌‘武媚娘’;陛下当皇帝前,天下歌‘英王石州’;陛下当皇帝后,天下歌‘桑条书’,于此可见人心。皇上皇后仁德归心,一统天下,臣谨进‘桑条歌’十二篇,请宣示中外,进入乐府。”
中宗高兴地表示同意。于是。这歌颂韦后的桑条歌十二篇广泛流传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野心已暴露无遗,朝中大臣群情激愤,议论纷纷。这时,前许州(今河南许昌)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中宗,指斥韦后干预朝政,安乐公主危害国家,揭露她们图谋不轨,告诫皇上不可不防。
中宗阅后,召燕钦融上朝当面询问。燕钦融慷慨陈词,毫无惧色。中宗沉吟许多,无话可说,便让燕钦融暂时退下。谁知燕钦融还没有走出朝门,韦后便指使亲信兵部尚书宗楚客派人把燕钦融追回,当着中宗的面,在大殿的庭石上把他摔死。
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进鸩 ,毒死了唐中宗。韦后心里并没有过细的筹划。特别是想到对于中宗之死,朝中大臣可能出现的议论、猜测和指责,她就更加感到不安。于是,韦后对中宗秘不发丧,先把自己的亲信召入宫中,商议安身之策。
他们讨论后决定,由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处理国政,在东都留守;命令左金吾大将军赵承恩、左监门卫大将军薛简思率领五百精兵前往均川,防备谯王李重福。李重福是中宗的第二子,由于韦后陷害,早在中宗即位之初,就被贬谪到均州,负责当地防守,不许过问朝政,也不准前来京师。
韦后心里有鬼,害怕李童福在中宗死后闹事,便对他采取了防范措施。韦后还和她的哥哥,任太子少保(辅佐太子的官员)的韦温商定,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
李重茂是中宗的第四子。此外,韦后又下令从各府调来五万人马,分左右营屯驻京城,以韦温总负其责,韦温的儿子和韦后的其他兄弟分晋左、右营和羽林军,保卫皇宫,一切布置妥当,韦后开始在太极殿为中宗发丧,宣布遗诏,临朝掌政。
三天以后,十六岁的太子李重茂在柩前即位,尊韦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临朝摄政。韦后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显突然驾崩(一说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用有毒的蒸饼毒杀李显),韦后秘不发丧,将诸位宰相召进宫中,又调集各府兵共五万人驻扎在长安城中,指派驸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璿、左千牛中郎将韦锜、长安令韦播、郎将高嵩分头统领这些兵马。
又命令中书舍人韦元负责巡察城中六街,还命令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人带领五百名士兵迅速前往均州戍守,以防范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韦后任命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让他们仍然担任东都留守。
韦后又任命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为同平章事,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
然而宰相宗楚客伙同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家诸人一同劝说皇太后韦氏沿用武则天的惯例登基称帝,当时守卫宫城的南北禁卫军以及地位重要的尚书省诸司,都已经被韦氏子弟所控制,他们大量网罗党羽,在朝廷内外互相勾结。
宗楚客又秘密地上 书皇太后韦氏,引用图谶来说明韦氏理当取代大唐朝而君临天下。宗楚客还打算害死殇帝,只是十分担心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会从中作梗,于是与韦温和安乐公主密谋除掉他们。
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万骑左营统帅葛福顺拔剑直闯羽林营,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斩首示众,高声喝道:“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齐心协力,铲除韦家人及其死党,凡是长得高过马鞭的人一律斩杀。
拥立相王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胆敢首鼠两端帮助逆党,判的罪要连及三族。”羽林军将士全都欣我从命。于是葛福顺将韦等人的首级送给李隆基,李隆基在灯下看过之后,便与刘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门,钟绍京率领着工匠二百余人,手持斧子锯子跟在后面。
李隆基派葛福顺率领左万骑攻打玄德门,派李仙凫率领右万骑攻打白兽门,双方约定在凌烟阁前会师后,即大声鼓噪。葛福顺等人分别杀掉守门的兵将,攻入宫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门外,三更时分,听到宫中鼓噪声之后,即率领总监及羽林兵进入宫中。
在太极殿负责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兵们听到鼓噪之后,全都披挂整齐响应李隆基等人。韦后惶惑中逃入飞骑营,有一个飞骑兵将韦后斩首,并把首级献给李隆基。安乐公主正对着镜子画眉,被士兵斩杀。此外还将武延秀斩首于肃章门外,将内将军贺娄氏斩首于太极殿西。 不久追贬韦皇后为庶人,葬以一品之礼。
扩展资料
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生母。
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韦氏勾结武三思等专擅朝政,以其从兄韦温掌握实权,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
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封寺庙道观,奢侈无度。景龙四年(710年)李显暴卒,韦氏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临朝称制。不久李隆基发动政变,拥其父相王李旦登基。韦氏被杀于宫中,并被追贬为庶人,称韦庶人。
《新唐书》:或称武、韦乱唐同一辙,武持久,韦亟灭,何哉?议者谓否。武后自高宗时挟天子威福,胁制四海,虽逐嗣帝,改国号,然赏罚己出,不假借群臣,僭於上而治於下,故能终天年,阽乱而不亡。
韦氏乘夫,淫蒸於朝,斜封四出,政放不一,既鸩杀帝,引睿宗辅政,权去手不自知,戚地已疏,人心相挻,玄宗藉其事以撼豪英,故取若掇遗,不旋踵宗族夷丹,势夺而事浅也。然二后遗后王戒,顾不厚哉!
丁耀亢:韦后要房陵私约,为司农先券。复辟之后,踵情积丑,其所由来渐矣。败衔弛辔,奔马莫制,卒死其手。虽恶妇藁街,更何益哉!
蔡东藩:韦氏淫而且贱,仇若三思,甘为所污,忠若五王,反恐不死。有武氏之淫纵,无武氏之材能,其鄙秽固不足道。韦氏婉儿等,益张威焰,愈逞淫凶,母女可以通欢,文臣可以私侍,深宫浊乱,无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