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之祖是哪个戏种
百戏之祖是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演奏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为主,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的特点
在演唱技巧上,昆剧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音乐的板式节拍,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
它们在实际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昆剧的表演拥有一整套载歌载舞的严谨表演形式,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百戏之祖是哪个戏种
百戏之祖是昆曲,其起源于600多年前,后经过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如今被称为昆剧,又有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之誉,此外2001年5月18日,中国的昆曲艺术申遗成功。
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昆曲是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的剧种,由顾坚草创,到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其不仅吸收了当时最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使昆曲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声腔,而且因这种腔调软糯、细腻,好似江南人吃的用水墨粉做的糯米汤团,而被叫做水磨调。
等到明代万历年间,昆曲才开始出现爆发式发展,并涌现出了大量优先的剧本,根据史料记载,当时苏州就有几千名专业的昆曲演员,这还不加上其他省区的,并且开了风气之先,允许女眷外出观剧,不过为了避免闲言碎语,也为了合礼数,搭建了只允许女性进入的“女台”。
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 18世纪之前的 400年,是昆曲逐渐成熟直至鼎盛的时期,在这期间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直到18世纪后期,地方戏开始兴起,才打破了昆曲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等到19世纪京剧兴起之后,昆曲也渐渐的没落下来。
昆曲的代表作
1、《义侠记》
2、《四郎探母》
3、《牡丹亭》
4、《桃花扇》
5、《鸣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