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草海机场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距县城直线距离5公里,公路距离8公里,涉及草海镇4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21亿元,建设规模为4C,工程跑道长3200米、宽45米,机场海拔为2449.7米,属于高原机场,是贵州“海拔最高的机场”。跑道两端各设一掉头坪,升降带长2320米、宽300米,规划建设站坪机位为9个C类机位。预计开通的航线有昆明、贵阳、重庆、成都、南宁、广州、北京等。
草海机场相应配套建设航站楼面积22000平方米,停车场面积13000平方米,货运仓库面积1300平方米。按功能分区对机场区域划块,规划建设行政办公区、生活区、航管区、货运区、机务维修区、动力区、辅助生产区和临空经济开发区等。草海机场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威宁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威宁经济发展。
其名来由是因为坐落在威宁县城西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与青海湖、滇池同为中国三大高原湖泊,被称为"物种基因库"、"天然博物馆"、"鸟的王国",有"高原明珠"的美誉。
草海机场已于2014年8月28日开工,预计2017年建成。
威宁草海机场项目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是威宁140多万人民梦寐以求的大事,是威宁加快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和希望工程,是带动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工程,也是富裕地方、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对完善西南地区民航机场总体布局和交通网络,助推威宁经济后发赶超、强行起飞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2012年7月11日,威宁民用机场预选址草海镇马脚岩场址基本勘定(草海镇于2013年析置为草海镇、六桥街道和陕桥街道,今机场位于六桥街道和陕桥街道);8月23日,威宁民用机场项目选址报告通过民航专家审核;12月10至12日,威宁民用机场项目选址报告评审会召开,马脚岩场址初步推荐为首选场址。
2014年8月28日,威宁民用机场举行开工仪式。
2016年9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贵州威宁草海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2017年7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贵州威宁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019年3月,威宁草海机场正式开工。
2020年2月19日,威宁草海机场工程复工。
威宁草海机场的建成,将对威宁及周边旅游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草海草海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西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草海素有“高原明 珠”之称,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与青海湖、滇池齐名,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草海市贵州高原最大的喀斯特湖,古称松波湖。草海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100多种珍奇水鸟,中国特有的高原候鸟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冬。主要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湿地鸟类。草海素有“鸟的王国”之称,共有鸟类100余种、珍稀鸟类70余种,特别珍稀的鸟类有黑颈鹤、灰鹤、丹顶鹤、黄斑苇雉、黑翅长脚鹬和草鹭,还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鸭,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是冬春观鸟、夏秋避暑的最佳选择地。
威宁威宁,取威镇安宁之意。威宁县有着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威宁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被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太阳神的无私惠顾,使动植物大受其益,又因地处乌蒙之巅,山脊和空旷地带无静风时刻,春风浩荡,秋风送爽,常年艳阳高照与凉风扑面兼备,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威宁既是贵州的"屋脊",又是滇东北走廊的交通要塞,326国道过县境129公里,102省道过县境157公里,铁路里程187公里。威宁县物产资源种类繁多,盛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等粮食作物,烤烟、芸豆、蘑芋等经济作物和苹果、黄梨、核桃、板粟等干鲜水果;中药材有党参、天麻、黄柏、三七、半夏、杜仲、厚朴等。其中马铃薯常年产量在15亿公斤以上,品质优良,为全国之冠。全县拥有成片草场和草山草坡320万亩,各类牲畜常年存栏达157.22万头(匹、只)以上,出栏77.47万头(匹、只)以上,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铅、锌、铜、金、银、铝、石膏、泥炭、硅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岗石等30余个品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50亿吨。
威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据文献记载,威宁秦朝为汉阳县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54年11月11日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全省乃至全国成立较早的自治县。历史的沧桑巨变,为威宁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中水汉墓群、彝族向天坟、奢香古驿道遗址、千年古刹凤山寺、明代疆界碑、吴三桂金殿、蔡锷点兵场、石门坎柏格里墓、云贵红军桥等。
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历史沿袭,使威宁县物华天宝、雄奇壮美,旅游资源、文化资源、风物特产在全国别具一格,形成"多彩贵州"中充满神奇魅力的高原风景线。
百里杜鹃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黔西县交界处,因整个天然杜鹃林带宽1~3千米,绵延50余千米(100里),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而得名。百里杜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身福地、清凉世界”的美称。百里杜鹃风景区是国家著名5A级旅游景区之一。
百里杜鹃齐放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总面积大约125.8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内的杜鹃花树,具有密集、高大、耐寒、花期长的特点,被誉为“高原上的天然大花园”。共有杜鹃花23种,世界5个亚属中有4个亚属在此聚集。在3-5月的花期,可观赏纯白、银粉、水红、大红、乳红、鹅黄、桔红、淡红、淡紫、紫色等色的杜鹃花。境内天然杜鹃花林带绵延百里,每年阳春三月,各种杜鹃争相怒放,五彩缤纷,美轮美奂,素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之美誉。因杜鹃林带绵延百里,故称“百里杜鹃”。在景区内,还有岩溶、山泉、飞瀑及浓郁的彝族、苗族风情,与百里杜鹃漫山花树交相辉映,是迄今为止中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被称为世界罕见的杜鹃花大公园,有“世界级的国宝精品”之美称。
威宁距离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约200公里,乘坐客车约3个小时左右可以抵达。
中国凉都六盘水
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气象局的有关专家,通过观测和探测实验,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夏季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分析,认为这里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具有唯一性,可称“中国凉都”。六盘水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该市炎热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天堂,有四季美不同的特色旅游风光。2005年经中国气象有关专家评审,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都市品牌。凉都已经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
六盘水有从北向南,喀斯特自然风貌、古文化遗址、30多个民族灿烂的民俗民风和民间文化,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六盘水这块乌蒙大地。这里有盘县的丹霞山、碧云洞,六枝的桃花洞、滴水滩,有北盘江畔的古夜郎国遗址、牂牁江大峡谷,还有老厂的“竹海”,妥乐的千株古银杏,水城的野钟黑叶猴等。其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是必游之地,该公园以浩瀚林海为主打,总面积达50134亩,俨然一台巨无霸的自然空调,呈现出“林茂、山青、水秀、物丰、树美、石奇、峡险、情浓”等自然景观。
威宁与六盘水仅仅相距75公里,交通方便,火车或者客车均可,耗时约1个小时。
韭菜坪韭菜坪
韭菜坪是世界最大的连片喀斯特地区,属于赫章县阿西里西风景名胜区,其中大韭菜坪位于毕节市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野韭菜花带,小韭菜坪位于毕节市赫章县珠市彝族乡韭菜坪村,因山腰生长成片野韭菜于山脊侧坡一处处缓平地带,故名。景区主峰海拔2900.6米,为贵州最高峰,夏季凉爽、冬季积雪。素有“贵州屋脊”之称,登上山顶、望眼四周,乌蒙磅礴的气势尽收眼底。因而有“不到韭菜坪、枉看贵州山”之说。威宁距离韭菜坪约180公里,驾车3个小时可抵达。
百草坪百草坪,地名位于贵州省毕节威宁县境东部的高中山地区,草场面积有12万亩,可利用面积10万亩,海拔2400~2800米之间。
百草坪因其草的种类众多而得名。百草坪草场位于毕节威宁县境东部的高中山地区,草场面积有12万亩,可利用面积10万亩,海拔2400~2800米之间,是南方最大的天然草场和西南重要的畜牧基地。属多雾地带,清晨大多被雾笼罩,但这里的雾却要淡薄一些,给人一种缥缈虚幻的感觉。或许因为这里的天比其他地方的更高朗,土地比其他地方的更宽阔,因此,风景比其他地方的更圣洁清雅。站在雾中,四周的景物依稀可辨,轻柔地晃动着的雾,就像一块白色的半透明的薄纱,使所有的景物都变得夸张,变得抽象,变得似是而非。山草树木欲露欲隐,一副羞答答的样子,让人联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句。站在这样很文学味也很抒情味的雾中,唯有声音是真实的,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婉转悠扬的牧歌声,节奏分明的虫啁声,以及无处不在的牛羊唤青的长叫声,还有周围的气息也是真实的,泥土潮湿的气息,还有青草芬芳的气息,这真实的和虚幻的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奇特的意境,让人产生一种似梦非梦的感觉。当阳光慢慢地热辣起来,雾便开始渐渐地消失,最后空中只剩下几缕飘忽的雾丝,就像薄纱被撕裂的碎片,在无风的空中久久地飘荡。所有的景物彻底地显露出来了,你对阳光的几分恨意也随之彻底地消失,因为一幅美丽迷人的画卷已在你面前铺开,并向四周无边地延展。满山遍野,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骏马奔驰。衣着朴素的牧羊女,带着心爱的牧犬,扬鞭慢行,将悠扬动听的牧歌一路洒下。几位高原汉子,席地而坐,开怀畅饮。绿树掩映的村落,远近错杂,自然成趣。
奢香夫人墓奢香夫人墓
奢香夫人墓位于大方县城北500米处云龙山下乌龙坡头的洗马塘畔,奢香,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任贵 州宣慰使,她为维护贵州的和平、安定,顾全贵州地方与中央王朝的统一大局,忍受了屈辱与痛苦,死后明王朝遣专使参加她的葬礼。现在的墓是后人为纪念她而修建的。彝族人民在节日都要来此凭吊。奢香墓距离威宁县城约170公里,乘车约2.5小时可以抵达。
境内其它旅游景点还包括石门坎、中水遗址、香炉山茶园、彝族向天坟
、
炉山吊水崖等。其它周边著名旅游景点还有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贵州宣慰府等。
依据戴特奇的《基于县级数据的机场人口覆盖率测算方法及结果差异》研究结果和中国民航局“十一五机场规划研究”采用的县城法计算得出,2019年威宁草海机场有效服务范围(旅客1.5小时出行范围)面积为15846平方千米,有常住人口417.19万人,人口密度263.28人/平方千米,GDP1353.57亿元,人均GDP32445元,经济密度854.20万/平方千米。
航站区威宁草海机场航站楼面积4000平方米,停车场面积4300平方米,配套建设空管、消防救援、供电、供油等设施,可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3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50吨的使用需求。
飞行区威宁草海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机场标高2449.7米,民航站坪设5个机位;跑道长3000米、宽45米的跑道,跑道主降方向设置I类精密进近系统,次降方向设置420米的B型简易进近灯光系统;另有1条长136.5米、宽18米的垂直联络道;可满足2025年飞机起降3660架次的使用需求。
威宁草海机场性质为国内旅游支线机场,以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命名,预计2022年12月启用,建成后预计开通至昆明、贵阳、成都、重庆、南宁、广州、北京等地的航线。
威宁草海机场的建设对完善西南地区运输机场布局,加快构建贵州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一枢纽十六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