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
司马懿游戏形象
公元311年,刘聪/">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五年后,即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续建了晋朝,史称东晋。
司马懿专权全靠自己“隐忍”?
司马懿能够间接统治魏国是其自身的努力的结果。而之后的司马氏是因为其司马家族的庞大。
司马懿这个人只是善于隐忍,也可以说成城府很深,极其善于隐藏自己,这点和贾诩很想象。在曹操时期极力的隐忍自己,虽然说曹操还是能看出此人的野心。但是只是告诫自己的子女,不会杀了他。而司马懿。到曹丕时期还一直被放着,到明帝曹睿时,开始被重用,最高到太傅。曹睿驾崩,和曹爽共同辅政,最后经过高平陵政变,司马氏独霸朝政。司马懿早期善于隐忍,后期爆发。这个人的家族势力也很庞大,河内司马家,很有名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国战乱的局面不会产生太平时候的皇权独尊、宰辅分权,只会形成一个强大集中的领导核心,这是大前提。无论曹操、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是如此。
曹操时期,司马懿主要是韬晦,不露锋芒。这时的曹操不可能把他当做心腹大患。由于当时曹操自己为相,大权独揽,也不可能出现后来的司马代魏的预兆。
曹丕、曹睿时期,新的领导核心形成,这是历史的必然。司马懿的地位逐渐上升,最后成为最高领导核心的成员具有偶然性,但从家庭背景(河内司马家)、才干、年龄等方面看只是正常的升迁。